<sub id="9997z"><address id="9997z"><listing id="9997z"></listing></address></sub>
<noframes id="9997z">

    <noframes id="9997z">
    <address id="9997z"><address id="9997z"><listing id="9997z"></listing></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9997z"><nobr id="9997z"><menuitem id="9997z"></menuitem></nobr></address>
      <noframes id="9997z"><form id="9997z"><listing id="9997z"></listing></form>

      <form id="9997z"></form>

      心血管病患者夏季養生要點


      夏季氣候及致病特點


      首先,氣溫高,心跳加速,心肌耗氧量則增加;同時人體為了散熱而擴張體表的血管,更多的血液循環到體表,心臟等器官的供血、供氧相對減少,進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其次,夏季人體出汗較多,一方面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導致血栓形成;另一方面也會使得電解質紊亂,加重心律失常。再則,悶熱的天氣常常使患者急躁,容易引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最后,晝長夜短的季節特征,患者的睡眠質量也有所下降。從中醫學角度分析,氣候炎熱往往耗氣傷津,引起人體正氣虛衰,氣虛則血行不暢,最終造成“氣血經絡凝塞不通”狀態,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中醫學認為人與自然界是有機統一的整體,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密切相關!饵S帝內經》中四時養生法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故夏季養生中要特別注重心臟的養護,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更應引起重視。


      夏季心血管病患者養生要點


      1
      及時補水

      天氣炎熱,體液消耗較多,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緩慢,易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進而誘發心腦血管意外。心血管病患者不能跟其他人一樣渴了才喝水,應主動補水,然而不宜過量,且以溫熱為宜。有研究認為冠心病易在清晨發作與夜間缺水有關,故患者半夜醒來時可適量飲水,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預防血栓形成。此外,平素可選用金銀花、菊花、荷葉代茶飲,既能解渴消暑,又有抗病降壓的功效。

      2
      膳食調養

      研究表明,調節肝臟糖代謝速率的丙酮酸激酶活性和膽汁分泌呈現年節律變化,從秋季到冬季增高,夏季最低,故夏季應以調脾胃為重,切忌暴飲暴食,尤其晚餐不宜過飽,過飽則會增加胃腸血流而減少心肌供血,進而引發心肌梗死。

      3
      合理進補

      夏令進補,重在益氣養陰、健脾養胃、醒脾化濕,以“清補”為主。如銀耳、百合煮湯服食,可養陰生津潤燥。若食欲差、口中膩,暑濕較重者,則宜食薏苡仁粥等化濕開胃。

       

      4
      起居規律

      人們的起居應該順應夏季晝夜的變化規律,保持情緒快樂,精神飽滿,使得自己的身心適應夏天的氣候,心情暢達,氣血宣暢。立夏之后,中午1~3點是氣溫最高的時候,容易出汗,消耗體力,極易疲勞,而且午飯之后,消化道的血供增多,大腦的血供減少,故人們中午總是精神不振,昏昏欲睡,因此要逐漸增加午休時間,以消除疲勞,保持精力充沛。心臟病患者尤其應安排好午睡,調查表明,午飯后小憩30分鐘可使心肌梗死的發病和死亡危險減少30%。其原因與午睡時血壓下降、心率減慢,與白天的血壓高峰出現一段低谷有關。

      5
      注意避暑,溫差適宜

      烈日當頭應盡量減少外出,并采取防暑降溫措施,為心臟病患者營造出一個陰涼舒適、空氣清新的居室環境,F在空調使用非常廣泛,但很多人忽略了空調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響。由于空調房間門窗緊閉,室內空氣質量較差,加上室內外溫差極大,當人們從炎熱的屋外進入空調房間時,氣溫驟降,血管收縮,可導致血壓升高,從而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甚至可引發高血壓危象。

      6
      合理運動,注意時間

      80%左右的心血管病都在凌晨4時至上午10時之間發生,因而這一段時間被醫學專家比喻為好發心血管病的“魔鬼時間”,若進行鍛煉要避開這段時間,以免發生危險。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在深夜突然發病,主要是由于夏季氣候炎熱,人們的睡眠質量往往欠佳,導致夜間血壓升高,加重心血管的負擔,所以我們要注意提高睡眠質量。

       

      老年人如有失眠,心悸心煩,神疲乏力,可以適當使用輔助性藥物。中藥制劑以補腎健腦,養心安神為主,常用藥物用安神補心丸等。

      7
      控制情緒,心境平和

      氣溫過高容易加劇人們的緊張心理,使其煩躁不安、好發脾氣,這是心火過旺所致。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壓升高的情況并不少見,甚至可因此而發生猝死。

      據調查,在急性心肌梗死的發作誘因中,情緒激動所占比例為第一位。所以要做好精神養生,重在清心寧心,以制心火。做到精神安靜、自我調攝、制怒平和;不貪得無厭,不患得患失,不過喜傷心,不惱怒抑火,誠如孟子所說:養心莫善于寡欲。

      8
      按時服藥,避免波動

      炎熱的夏季,由于溫度升高,全身外周血管擴張,血壓較平時降低,因此高血壓病患者應根據自身血壓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適當調整藥物,部分患者服藥的劑量可適當減少,多選用長效、緩釋的降壓藥以確保血壓平穩、減少波動。冠心病患者可以適當選擇一些保護心腦血管的常用藥,如麝香保心丸等。

      一些患者不規律服藥或擅自停藥,導致心血管疾病復發,引發危險事件。所以心血管病患者必須嚴格按照醫囑服藥,不能擅自增減或停止用藥,當癥狀加重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以防意外。

      心血管病患夏季養生時最重要的是提高防病意識,切莫忽視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先兆。如果中老年人在夏季經常出現胸痛、心悸或頭痛、眩暈、一過性暈厥等癥狀,不要以睡眠不好或過度勞累等原因來解釋,應視為疾病先兆,盡快到醫院檢查,采取相應治療措施。


      TAG:
    1. 相關文章


    2. 發表留言

      評論加載中...
      內容:
      評論者: 驗證碼: